泡花碱的水解反应
泡花碱属于强碱弱酸性的盐 ,水解产物多硅酸又较难电离 ,所以水解反应较强烈 ,反应式:Na 2 O nSiO 2 + y H 2 O 2NaOH+ nSiO 2 (y - 1) H 2 O
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低模数泡花碱容易水解 ,而浓度高时却不利于水解反应的发生 ,这是因为低模数相应 Na 2 O含量较高 ,在水溶液中硅酸根离子易溶解出来与水发生水解反应。 而溶液浓度较高时 ,溶液中的 NaOH含量较高 ,与水解所生成的硅酸起作用 ,生成新的硅酸钠 ,因此浓度高时硅酸钠水解几乎被抑制。在生产低模数泡花碱时 ,块状的“碱性”硅酸钠 ,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及 CO 2 生成白色的碳酸盐膜 ,蒙在表面 ,使其失去透明性。模数越低 ,吸收空气中水份水解程度越快 ,碳酸化程度也越快 ,所以低模数不能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。 高模数泡花碱一般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化。
泡花碱:Si原子与 O原子结合成键时 ,首先Si原子的3S电子受激发跃迁到3P空轨道上进行等性杂化 ,形成四个键能、键角及电子自旋方向都相等的 SP3杂化轨道。泡花碱因为杂化轨道和未杂化轨道相比,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发生了变化 ,相应电子云分布更集中 ,更有利于满足轨道的重叠。
所以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强于未杂化的各类原子轨道 ,这是泡花碱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之一。四个 SP 3 杂化轨道与四个氧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以 δ键的形式相结合形成共价键;同时因为氧原子的电负性很大 ,所形成的 Si—O键为极性共价键 ,氧原子的一边带负电荷 ,与Na+离子以离子键的形式相结合。